PIC1 購買二手硬碟.jpg

 

宅宅工程師毆吉倉,搶救硬碟大作戰

毆吉倉應該改叫做摳吉倉比較實在,寧願花大把時間爬文DIY,也不願花大把鈔票被他人坑錢錢,這次因為硬碟壞掉的關係,讓他又逮到機會DIY...

「自己的硬碟,自己救!!」是否能如願搶救成功?!毆吉倉現身說法,救援步驟、手術過程大公開!!

 

 

1. 死掉的現象

 

某天晚上聽到電腦桌機發出異音嗲嗲嗲聲響,因在忙著抓東西(^^)也就不以為意。過了幾天後才突然發現,怎麼我的電腦裡少了一顆硬碟。追查之後才知道是我的WD 80G那顆硬碟讀不到了。只有在開機時會出現嗲嗲嗲的聲音,且在BIOS下也看不到此硬碟。這時我才心想:「腫啊(請用台語發音)!我以前工作的資料都不見了!!!」

 

 

2. 醫療手術過程

 

a. 購買二手硬碟,更換控制板。

 

▼買了一顆同型號WD800JD的硬碟,準備更換控制板試看看。左邊是露天上花160含運買的,先測試一下功能是否正常。

PIC1 購買二手硬碟.jpg  

 

▼測試功能正常後,先用六角星字螺絲起子把控制板拆下

PIC2 將硬碟螺絲卸下.jpg

 

▼拆下後想用偷吃步的方式,直接把控制板對調,看能不能開。當然‧‧‧有這麼容易的話,外面在做硬碟救援的公司就不用活了。

PIC3 硬碟控制板.jpg

 

b. 更換FW SPI Flash Chip,很多人也講BIOS Chip。

一般聽到BIOS會直接聯想到電腦開機使用的BIOS。但我認為避免誤會,硬碟控制板上的SPI Flash Chip稱它為Firmware的家比較恰當,因為這顆Chip裡放的是Marvell 8816545-TFJ1 Firmware,供開機時跑Boot code 或者確認周遭裝置等等的參數使用。

 

▼出動熱風槍。

PIC4 熱風槍.jpg

 

▼將控制板上的 U12 Firmware flash chip 吹下,準備焊接在二手良品上。

PIC5 將U12 Firmware flash chip 吹下準備焊接在二手良品上.jpg

 

▼再用烙鐵把板上U12位置的錫渣清乾淨。

PIC6 將U12 錫渣清乾淨.jpg

 

▼再用鑷子把Chip 放上U12,且注意Pin1的位置是否正確。

PIC7 IC Pin 1.jpg

 

▼接下來就用烙鐵焊接,留意IC接腳與板子交接處要亮亮的,才表示沒有空焊。注意:焊點要亮亮的。

PIC8 焊點要亮亮的.jpg

 

結果:焊好換上去後,當然還是失敗。

 

簡單整理一下,上述所做的實驗。

▼硬碟控制板及韌體交叉測試比較表

硬碟控制板及韌體交叉測試比較表  

黃色格子裡面出現的FAIL是最令人心碎的。原本預期可能是控制板壞掉,所以使用購入二手功能正常的控制板加上原本使用的Flash chip,應該要可以才對。

還是不行的情況下,我就把腦筋動到讀寫頭上了‧‧‧

 

c. 更換讀寫頭,請依下面詳細步驟,取出硬碟讀寫頭。

懷疑是讀寫頭壞掉,所以要開蓋來一探究竟。

 

▼除了上蓋看的到的螺絲,在貼紙下也有一顆,記得要用刀片把貼紙挖破卸下來喔!

PIC9 貼紙後面的螺絲要卸下.jpg

 

▼螺絲全卸下後,使用一字起子把上蓋翹起來。由於灰塵很多,可以的話先用噴塵槍把灰塵稍微吹一下,避免跑太多灰塵進到硬碟裡面。

PICA 撬起硬碟上蓋.jpg

 

▼開蓋後硬碟內部構造如下:

PICB硬碟開蓋內部構造.jpg

 

▼接下來要把強力磁鐵拿下來。把螺絲卸下後,就用點力氣把磁鐵掰開來,沒有啥技巧,小心就是了。

PICC 強力磁鐵卸除螺絲後小心拆下.jpg

 

▼然後把讀寫頭退出,並卸下連接器螺絲,即可將讀寫頭整個由下往上取出了。

PICD 讀寫頭取出步驟.jpg

 

 

3.手術結果

 

手術失敗!

不管是更換控制板或是讀寫頭,都無法拯救硬碟回到我身邊。

只好先把它凍起來了。

 

 

4. 確診病因

 

以下關鍵因素影響該名硬碟是否可以成功活過來:

A. 控制板--> 已換成二手良品

B. 讀寫頭--> 已換成二手良品

C. Firmware--> 無更換來源

D. 磁盤--> 獨一無二

可能原因就剩存放Firmware的Flash chip掛了

 

 

5. 下一步尋求活體移植

 

接下來毆吉倉能做的就是先把生病的硬碟凍起來,持續在掏寶、露天、奇摩拍賣上找到一模一樣的WD800JD-00LSA0,再來做移植的動作。

 

 

6. 結論

 

「可以做的,都做了。」沒有遺憾了!

過去的東西,就忘了吧~~

人活著應該要往前看才是!

把握當下,創造未來。

以上資訊,僅供參考,若非專業人員,請勿模仿。

PS. 想知道硬碟嗲嗲嗲的行為是怎樣的話,再請留言。毆吉倉有拍到硬碟內部動作影片。

 

 

 

8/30 更新:

 

有專業鄉民提到一開蓋,硬碟內部就會受到污染,此動作應該在無塵室中做才恰當;另外拆取讀寫頭也應該用專業治具,才不會刮傷碟盤。

 

毆吉倉在此特別感謝鄉民的專業指導!

為了避免毆吉倉的DIY過程誤導讀者,在此鄭重對一般讀者強調

「開蓋風險極大!若要資料救援成功,請勿隨意自行開蓋!」

 

毆吉倉的開蓋是在換完控制版無效後,自認沒招了 (不想花錢救援,因為此硬碟中的資料已經有幾年沒去存取了,搞不好裡面都是謎片之類的~~),因此抱著最差的狀況就是多一面鏡子的心態來開蓋。故沒有無塵環境、也沒有專業取讀寫頭治具,單蠢想開蓋DIY看內部構造、換讀寫頭及分享DIY手術過程。

 

以下為硬碟嗲嗲嗲內部影片,再次強調自行開蓋及拆讀取頭風險大,除非是抱著壞掉就算了的心態,否則請勿模仿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山倉品草 的頭像
    山倉品草

    山倉品草

    山倉品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